English

三联:守住自己

1999-01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张大为 我有话说

三联书店和香港三联书店度过了她的50华诞,作为一名读者,心里对这个50年坚持出版进步书籍的单位,生出了无限敬佩。还是在韬奋中心开业那天,我得到了一本三联书店1932至1994年间的《图书总目》,仔细看后,才恍然,原来我从小到大读的很多书,都是三联的!

三联50年来所出的书,几乎等于一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大成。特别是早期,差不多各个领域里所有的主要代表人物,都在三联出过自己的著作。作为我个人,与三联的接触,是前两年参加的一次三联新书发布会,是一本介绍韩国现代集团的书,会是在北京饭店宴会厅开的,三联总经理发了言,很多韩国人都来了,蛮热闹的。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常参加这种商味很浓的所谓发布会,三联也不得不这样搞,让我心里顿生一种难言的隐忧,生怕这股商气,坏了三联几十年的文化味。

保持三联的品位,关键得有人,这方面三联有优势。那天在开业典礼上,一位很年轻的女孩和我交换名片,上面就写着:陈晓博士。和我偶有联系的一位青年编辑也是有硕士学位的。据说现在三联的编辑,基本都有很高的学位。这是三联自身高文化品位的一个“物质”保证。对三联,我自己体会是:进了三联编辑部,或是在韬奋中心里,高声讲话都显得很没文化。这种氛围,也是三联的组成部分,可以算作无形资产吧。可是三联的本业毕竟是出书,要出那种高品位的书才是真正的三联。三联人现在的文凭都很高,可要他们每人完成一两百万字的年出版任务,甚至更高的出版定额,真让人心存不安。现在都在搞市场经济,都要讲究效率,真要在三联这种精神产品车间里,用上物质生产的定额管理,能行吗?

我自己读三联书的心态变化,就足以让我联想许多。不觉当中,这几年看《读书》杂志,虽然也有读不懂的文章,却明显不占多数了。偶尔有读不通的句子,也不像过去那样只知自责自己无知,而不去想编辑上的问题。常常是在这种读不通时,找出的是连我自己也不愿承认的病句、语法问题。不认得的字,我还是要查字典,这过程中,发现的错别字也明显多了,几乎每期里都有。在三联的新书中,也常有错别字。我自己就从事文字工作,深知错别字在一般出版单位里,已经成为一种痼疾,难以治愈。但在内心,真不愿三联也成了这“一般”当中的一个。

也许是我不愿承认一种幻灭,忘了三联也得顺应市场潮流而动,也得赢利;三联人也得评职称,也得长工资。种种功利的东西,三联并不能回避,但在内心深处,总把三联看成是中国文化的一块高地,三联的广大读者都愿意和三联人一道守住这块高地。毕竟这是三联集50年之功力造就的“一块高地”,在出版界成了一面旗帜。一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,三联人就会知道,出好书和多挣钱并不矛盾。这也是正常的经济规律,虽然市场供求趋于饱和,但真正的好产品,还是有市场的。特别是三联,这一品牌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资本,在现代经济要素中,品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,只要认真经营好这一无形资产,三联就能立于不败。道理非常简单:同一选题的书,如果三联有,几乎所有读者都不会再去费心地找其他的(盗版除外)。这种心理倾向,就是三联独有的经济增长点,是三联50年构建起来的,到了这代三联人手里,理应守住三联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